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信息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习之路”探寻脱贫新模式,梦回延安重走红色之旅——我校“梦回延安”实践队赴陕西开展社会实践

编辑者:刘晓宇 | 发布时间:2018-08-20

东南网8月8日讯(通讯员 刘晓宇)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学子的重要回信精神,7月29日到8月4日,在厦门大学皇冠hg1088官方团委副书记吴荣梅的带领下,厦门大学“学习之路”实践团“梦回延安”实践队以“探寻脱贫新模式,重走红色筑梦之旅”为主题奔赴陕西省延安市、西安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重温知青岁月,因地制宜落实脱贫新政策

实践的第一天,团队成员自觉发扬不怕苦、敢吃苦、会吃苦的延安精神,头顶烈日,徒步5公里奔赴延川县梁家河村并对当地村民作了深入访谈。

延川县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插队下乡的村落,习近平总书记也将梁家河村当做他的第二故乡。村史馆中,解说详细介绍了梁家河村与下乡知青的点点滴滴,从村里第一家铁匠铺到陕西省的第一个沼气池,梁家河村见证了知青们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蓬勃的创造力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意志。如今的梁家河村成功打造了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多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型乡村发展体系,进一步解放贫困户的劳动力,在为广大贫困户脱贫提供了产业保障,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实践队还走进吕家河村及张家屯村进行了实地访谈。吕家河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大力发展村内核桃种植业,完成了农村产业脱贫的华丽转身,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构建起“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脱贫新模式。张家屯村则成功建立了“产业+企业+政府+农户”的产业经济,大力发展以养牛场、养鸡场、大棚蔬菜与沼气池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积分制”充分调动村民主动脱贫的积极性。

调研政企互动,宏微观结合开创脱贫新格局


实践期间,实践队走访了延安市脱贫局、西安市脱贫办已经相关企业单位,深入了解政企良性互动所开创的脱贫新格局。

延安市脱贫局建立农村贫困户档案的模式再辅以多项督查考核制度实现了精准脱贫,保证了延安市70%的贫困户都有产业覆盖,切实将脱贫工作“抓铁有痕”;同时政府协调当地银行为贫困户降低贷款门槛,结合建立互助资金会的措施为贫困户自主创业提供启动资金,为农户解决“最初一桶金”的难点问题;西安市脱贫办首创“联村党委”机制,农村资源整合一体发展,逐渐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争取集中连片脱贫,开创脱贫新模式。

红色筑梦之旅,学习新思想奋进新时代


梦回延安实践队充分利用此次外出实践的机会,组建临时党支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搬到了传统革命圣地延安,在黄土高原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重要回信精神。

“作为青年学子,如何将个人成长的青春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

“面对中西部地区紧迫且必须的人才需求,青年学子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作为新时代下的高校党员,如何将坚定理想信念贯穿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坚决反对做‘两面人’?”

在延川县梁家河村的窑洞中,凌晨时分灯火通明,实践队师生以实践活动的感想感悟为引语,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为纲要,开展“大讨论”,深入“大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学子的回信精神深刻领会,学习新思想,矢志新作为,奋进新时代。

 

厦门大学“学习之路”实践团“梦回延安”社会实践活动于8月4日正式落下帷幕。步履暂时停歇,但热情从不退却,赤诚的心灵永远在路上。实践队全体成员将立足于实践经历,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相辅相成,形成全面、科学、深入的调研报告,总结成功脱贫经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亲身践行厦门大学学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学习之路”实践团 刘晓宇 翁承武


 

Baidu
sogou